“10亿!100亿!300亿!500亿!……”随着数字的跳动,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额在不断地刷新,而超越往年打破新的纪录也成为了意料之中。据阿里巴巴公布的实时数据显示,11月11日凌晨1分12秒,2015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就已经超10亿元;在5分45秒交易额超50亿元,到了12分钟28秒,天猫双十一的交易额冲破100亿元,33分53秒,2015天猫双十一交易额超200亿元。
“今年所有品类和单品的销售都明显超过预期,有的品牌销售进度已经超过了60%,有的品牌单品甚至已经售罄。”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张建锋在谈到今年双十一的趋势变化时表示,移动电商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交易额的提升,更多人可以随时随地的下单,也让支付流程更加简化便利。数据显示,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开场仅用17分58秒,无线交易额就超过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无线交易额曾一度超过90%的峰值。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中午12时,无线端交易量保持在70%以上。有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的双十一也有望成为中国移动电商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
据苏宁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双十一截止到上午8点,线上线下订单量同比增长372%,移动端订单量占比达64%。另据记者了解,苏宁今年的O2O购物节11月5日正式开启以来,线上移动销售就出现了前两日同比增长416%的“盛况”。而昨日的双十一战役中,这种购买行为向移动端迁移的现象仍在延续,双十一当日的第一个小时,苏宁移动端端同比增长1371%,连续5个季度增长;国美在线截至11日中午12时的数据也显示,全站流量暴增3倍,交易额(GMV)同比劲增418%,移动端订单量占比高达70%,平均客单价超过2300元,再次蝉联移动端客单价之冠。
新商机:互联网小额贷趁机发力
对于众多的网购一族而言,双十一前选好心仪的商品放进购物车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到了双十一零时能够成功付款将购物车的商品“据为己有”,据记者了解到,随着订单量的逐年攀升,爆发式的支付数据对于第三方支付工具而言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即使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在今年的双十一高峰期,依然出现了支付卡顿等的现象。而在因为支付环节卡顿“哀声一片”当中,不少网友却发现,使用诸如蚂蚁花呗或者京东白条等的互联网支付工具却格外顺畅,而且不少支付工具还提供了各种的优惠和超高的透资额度,成为了广大剁手一族今年双十一最得力的助手。
据记者了解到,京东金融整个双十一期间,京东白条投入了4亿为用户提供京东商城全场24期分期免息优惠,还为每位用户追加最高2000元的白条信用额度,条件相当诱人。结果11日当天,仅35分钟京东就实现了白条交易额超越突破一亿,超过2011年双十一的全体白条交易额。而蚂蚁花呗方面也针对提供双十一免息分期优惠,联合天猫放出近100万款免息分期商品,结合蚂蚁花呗还款期最长达1年、且无手续费的卖点,成功地为昨日的双十一疯抢新增了不少用户。结果显示,双十一当天,在第5分01秒,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交易峰值达到8.59万笔/秒,是去年双十一峰值3.85万笔/秒的2.23倍。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配备消费额度的支付服务,消费者可以不用经过网银等外部支付网关直接在电商平台内部实现支付,诸如京东白条和蚂蚁花呗这样的产品将会随着消费者对消费体验要求的不断提升而成为未来电商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
新玩家:品牌电商平台渐渐崛起
天猫作为双十一的创造者,“双十一上天猫”可谓是深入人心。但是随着众多电商平台的兴起参与,双十一逐渐也成为了互联网的一个集体盛宴。虽然诸如天猫和京东等的电商平台依然强劲,但是在例如“二选一”等的纠纷下,各个品牌自身的电商平台也正借助双十一这样的网购盛宴快速成长。
据记者了解到,今年双十一除了天猫等大电商平台优惠多多外,不少品牌也将资源大量投入到自身的电商平台中。360奇酷手机就在自身的奇酷商城中推出了360奇酷手机青春版双4G版8折限量秒杀等的促销活动,此外还送出国外游等福利给在双十一期间在奇酷商城上购物的网友。而走秀网则在自身平台上实行了VIP用户提前抢购活动,在双十一到来前已经吸引了用户下单,客单价更是远超天猫平台在2万元以上。至于百丽国际方面也将重点促销放在了旗下的优购平台上,双十一期间超过1000个品牌5折封顶,吸引了不少购买服饰类的消费者选择在优购平台下单。
数据显示,包括魅族、小米、蘑菇街和河狸家等的电商平台和移动应用,在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中也都纷纷将重点放在了自身平台上,也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选择在这些独立的商家平台下单消费。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天猫和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越趋激烈,对于商家的争夺和条款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商家在大平台上的自由度,选择自建独立的电商平台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逐渐已经成为了各个商家未来发展的新思路。